相比之下三星一直在顯示屏技術上遙遙領先。相對于S5的平庸,galaxyS6拿出了雙曲屏的設計,不僅可以與主屏幕分開操作,而且在視覺效果上也顯示出了很強烈的科技感。此外,老牌廠商索尼也在新推出的Xperia Z5身上用上了別人沒有的4K屏幕。
國產廠商在核心技術上顯然存在差距,但也出現了一些不錯的創新思路。比如OPPO的旋轉相機設計;華為榮耀的雙攝像頭;魅族與ZUK的集成式Home鍵;努比亞的側邊觸控屏幕與顯示無邊框技術;vivo與中興的眼球識別等等。盡管大多數還不夠成熟,但都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
不同消費者對于一款手機的價位預期都是千差萬別的,基本上3000元在多數人眼中似乎是高端與入門的一個分水嶺價位了。只是現階段國產手機在繼續提升議價能力上還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產品缺乏創新、元器件的高度雷同、體驗難以區分、欠缺殺手級功能等是主要內因之一。
另一方面,具有價格優勢的高端市場無法單純成為手機廠商提升品牌知名度或是獲取利潤的通道。要知道國內消費者認為國產手機就該廉價的固有思維并未改變,他們只會為那些真正用得上的新賣點去買單,因此如何抬高品牌在用戶心理的價格預期將會是國產廠商接下來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