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魅族發布了Note 2之后,30日MX5的上市也開始倒計時。發布會的邀請函是全金屬頭盔,其原型出自著名的反越戰電影《Full Metal Jacket》。創意來自魅族的副總裁李楠,在配合新品使用全金屬外殼的同時,“反戰”意味也十分濃烈——他認為,現在手機界的“戰爭”已經毫無意義。
為了準備這場發布會,辦公室里的李楠顯得有些疲憊,李楠向記者表示,“想做一個大品牌,必須現在行動就要像一個大品牌。雖然魅族是小品牌,也要用大品牌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以MP3起家的魅族,趕上了智能機崛起的浪潮,并在珠海偏安一隅。然而,競爭在近幾年變得白熱化,高端市場有蘋果和三星,中低端有小米、華為、oppo等品牌,再加上一加、錘子、樂視、格力等新玩家加入,向來定位小眾的魅族在銷售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于是,2014年回歸魅族的創始人黃章,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從接受阿里6.5億美元投資、實行股權激勵制度,到拓寬手機產品線。不難發現,魅族從產品到營銷,近來堪稱激進。根據公開數據,2014年魅族銷量為500萬臺,2015年一季度銷量已超過去年整年,李楠表示今年營收翻倍不是問題,去年的營收額是70億元。
魅族正在慢慢突圍,“今年是生死之戰”,李楠告訴記者,“今年手機品牌在不停地減少,市場沖頂意味著少數品牌將統治市場渠道和銷量。魅族必須在最后的機會上把自己做成國產品牌的前5 ,前3,未來才能活下去。”
瞄準千元機
根據IDC報告,中國市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較上年同比下滑4.3%,六年來首次下滑。而手機品牌商也在2014年開始減少。面對負增長的大環境和白熱化的競爭環境,李楠表示,魅族在手機市場有其存在價值,首先魅族非常在意做工和品質,其二黃章非常專注產品。
然而,僅僅專注產品并不能保證銷量,以往一年一款手機的魅族在2014年做出改變,發布了4款產品。“以前魅族的說法是做自己喜歡的手機,賣給恰好喜歡手機的人。但是這么多年量一直上不來,而且當整個業界價格下沉到1000元以下的時候我們還在賣2000元多。”李楠說道,盡管仍有可觀的利潤,但是價格太高導致銷量一直上不去。
這種情況下,魅族也瞄準了千元市場,并開始往高性價比的低端市場方向轉型。在今年“6·18”促銷戰中,魅族成功打出了新品。根據京東發布的手機銷量排行榜,盡管總量和小米相差一點,但魅藍note2單機銷售量最大。
在此基礎上,李楠表示,魅族在高端和低端市場上都會涉足,同時依然講求做工和用料。
在他看來,魅族是一個探照燈品牌,不是后視鏡品牌,是引領用戶而不是追著用戶跑。“魅藍上市前,我們討論過價格策略和整個品牌的定位,實際上各種報告告訴我們千元機第一沒有品牌忠誠度,第二不在乎做工,第三不在乎設計。但是黃總說要比小米貴100塊錢,比小米有更好的設計做工。(他想)告訴中國年輕人應該買什么樣的手機,我們是比用戶更懂手機的一群人。”
魅族的千元機似乎正逐漸打開市場,那么對于原有的小眾粉絲,公司又如何保留?李楠認為,可以通過子品牌來區隔用戶,MX系列是魅族的夢想機,魅藍系列是低價系列。“魅族已經覆蓋更多的價格區間和人群。”
但他同時坦言,千元機的風靡并不一定持久。“智能手機市場沖頂的大前提是往年的高速增長,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是換代潮,有30%以上增長。今年預測的增長是2.4%,是智能機換智能機,是換機市場,用戶一定想要一個更好的東西。因此,今天看來魅藍強勢,但是兩三年后,MX的價位有可能會成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價位 。”
對于魅族近半年的表現,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告訴記者,“魅族從銷量上看有比較大的起色,今年完成2000萬銷售量應該不是大問題。如果有2000萬,基本就上是一線品牌。”同時,他認為銷量增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市場費用投入增加,二是追求性價比,放棄利潤,用資本的錢換取市場份額。“在互聯網手機品牌排名中,包括影響力、口碑等,魅族在第三左右。”老杳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