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充電或者待機的時候,手機的輻射怎樣?
觀察兩機6分鐘左右的待機發射功率,利用儀器在手機四周進行檢測,記錄計算平均值。此外對HTC One進行充電時的發射功率進行檢測。
vivo Xplay信號強度-55dBm
vivo Xplay:最大值 16
手機在待機的時候,發射功率基本處于很低的狀態,遇到突發的高數值也只是偶然,大部分時間的輻射值均低于測試儀器的靈敏度(小于1微瓦/平方厘米)。在充電的時候,手機的最大值有到500以上,而且手機上的某部分的輻射值會在較高的水平(可能是電池控制芯片),相比待機的時候,還是建議不要在充電的時候多操作手機。這可以推及到日常我們睡覺的時候,手機還是盡量不要放在靠近我們頭部的地方,雖然輻射很小,而且也比較間斷,但是能夠遠離還是遠離吧。充電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放在離自己較近的地方,第一是輻射較高,第二便是電源的安全問題。
問題三:佩戴耳機通話發射功率是多少?
我們測試Xplay直接通話與通過佩戴耳機通話時的發射功率,接聽后1分鐘開始測試,持續2分鐘,接著記錄最大值與平均值。由于與耳朵頭部接觸最緊密的地方為聽筒部分,因此測試儀在手機的上部獲取數據。
通話中手機的發射功率
通話時的耳機發射功率
很明顯,佩戴耳機時候,由于信號是通過有線傳遞,因此發射功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為什么提倡人們通話較長的情況下利用耳機的原因。加上,如果你所處網絡信號一般,而且處于移動的狀況,手機的發射信號波動會加大。不過如果在測試的這種情況下,發射功率還是處于較好的狀態。
問題四:信號弱與強的地方,輻射差異大么?
我們分別找了信號較好與較差的兩個地方,利用Xplay進行測試。較好地方的信號強度為-55dBm,而較差的地方為-85dBm,電話接通后30S進行2分鐘的測試。
信號較差
信號較好
信號較差:最大值361
信號較好:最大值73
雖然兩者的信號相差僅30dBm,但是信號減弱,手機的發射功率便要大大增強,穩定連接后才會慢慢下降以維持通話。不論是最大值還是平均值,信號較差的地方的發射功率都要較差,這也符合我們的認識,有2-3倍的差異。
小結:經過這個幾個實際場景的測試,結果雖然有偶然性或者誤差,但是應該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我們測試的數據只是手機的發射功率,并不是SAR,兩者并不相同,而且受網絡質量與基站狀況等因素影響,數值會有一定的波動。理論上發射功率越大,在距離等因素不變的情況下,SAR會越大。日常使用中,明顯通話、充電等活動的發射功率是最大的,其次在信號弱得地方也會加大手機的發射功率,但我們需要明確一點,即使功率較大,但是其仍然在我們人體可接受的范圍下。因此縮短在手機發射功率較大的情況下通話或者使用,我們也不必過于恐慌,只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這不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