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MT6589與MSM8x25Q的性能對比,那么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兩款芯片理論數據上的差異吧,而為了讓對比更有參考性,筆者也是找來了去年最為主流的Tegra 3四核處理器作為參照。
通過下表,我們看到MT6589采用了基于ARMv7-A架構的ARM Cortex-A7處理器,而MSM8x25Q系列處理器將會包括兩款產品,分別為基于GSM/WCDMA網絡的MSM8225Q與CDMA 2000網絡的MSM8625Q,全部基于Cortex-A5架構設計。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發現,正如筆者提到的,現在到網上隨便一搜某款手機的評測,貌似總能看到它采用了XX架構的XX處理器,那么處理器的架構是什么呢?
筆者這里給大家做個小小的普及,架構其實是處理器的基礎,對處理器整體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同架構處理器在同等頻率下性能可能會相差2-5倍不等。直白一點說,架構就相當于一座建筑的框架,是整座建筑最基本的東西,至于日后建筑的高低以及舒適度就由處理器廠商自己所決定了。不過,由于架構是基礎,所以也需要設定一個上限,比如建筑最初設計可以是5層高,并可最多容納500人,最終成型的房子也必須要在這樣規定的范圍內,所以處理器的架構直接決定了它的性能上限。
Cortex-A7處理器架構圖
根據資料,MT6589的Cortex-A7處理器體系結構和功能集與Cortex-A15處理器完全相同,不同這處在于,Cortex-A7處理器的微體系結構側重于提供最佳能效,因此這兩種處理器可在big。LITTLE(大小核大小核心伴侶結構)配置中協同工作,從而提供高性能與超低功耗的終極組合。單個Cortex-A7處理器的能源效率是ARM Cortex-A8處理器的5倍,性能提升50%,而尺寸僅為后者的五分之一。簡單點說Cortex-A7處理器的特點是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提供了出色的低功耗表現。
Cortex-A7架構與Cortex-A8架構性能對比
而相比之下,相比之下,MSM8x25Q的Cortex-A5處理器可以說是ARMv7-A指令集處理器中能效最高、成本最低的處理器,也就是最入門的一款處理器產品。Cortex-A5處理器推出時間較早,它更像是一款ARM用于早期處理器與如今處理器之間的過渡產品。所以,就處理器架構而言,MT6589要比MSM8x25Q先進不少。
而相比45納米的MSM8x25Q,MT6589還擁有更先進的28納米制程工藝,這讓MT6589在骨子里就要比MSM8x25Q、甚至是Tegra 3處理器更加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