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依靠手機制造商和無線網絡運營商向Android設備推送操作系統及其安全更新。在推廣最新軟件上,這些合作伙伴的積極性遠不如谷歌:手機制造商更樂于出售新設備,電信公司還有其他優先事項要考慮。最近谷歌已試圖正面解決這個問題。今年5月,谷歌修改了與手機制造商的協議,要求它們每年需數次在設備中更新安全補丁。
有跡象表明Fuchsia正納入更嚴格的安全措施。在線發布的軟件代碼中,工程師將加密的用戶密鑰整合到系統中,這是一種隱私工具,可確保每次軟件更新時信息都能得到保護。團隊成員也包括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今年1月,Android的首席安全工程師尼克·克拉列維奇(Nick Kralevich)加入了Fuchsia項目。在代碼頁面中,參與Fuchsia項目的谷歌員工表示,該軟件尚未最終確定。
谷歌研發Android時,手機處在采用觸摸屏的發展初期。目前,Android無法處理谷歌視為計算未來的語音應用類型。因此,對于正在開發的Fuchsia,其核心是語音交互。它的設計也更靈活,因為它有望適應多種屏幕尺寸,谷歌希望在電視、汽車和冰箱等新產品中推廣其軟件。
盡管研發團隊人才濟濟,Fuchsia也享有公司的支持,谷歌迄今未公布Fuchsia的實際用途。一些開發者編寫過這個操作系統,但還沒有人把它設為某款熱門商業設備中的應用或服務的基礎系統。谷歌開發者網站上發布的最新代碼顯示,谷歌可能正在開發以Fuchsia為基礎的YouTube應用,但谷歌還未公開任何運行該系統的正式服務。
谷歌還需解決一些內部分歧。Fuchsia研發者所追求的一些原則與谷歌的商業模式背道而馳。谷歌的廣告業務很大程度依賴著基于位置和活動對用戶進行定位的能力。而Fuchsia的隱私功能如果實施,將阻礙這一重要業務的發展。據知情人士透露,針對Fuchsia的安全和隱私功能,廣告和工程團隊之間至少爆發過一次沖突。而廣告團隊占了上風。
若考慮棄用Android和Chrome,谷歌可能面臨其他風險。大量獨立開發者以及三星、華為和LG等設備制造商都依賴著Android操作系統。Chrome也是許多學校和機構的筆記本電腦所采用的重要操作系統。谷歌不能簡單地停止支持Android和Chrome操作系統、指望這個龐大的生態系統能夠迅速替換成Fuchsia生態。
另一個風險則來自Fuchsia的技術架構。Android和Chrome操作系統都是基于Linux而構建的。“Linux內核”是Google當前這些操作系統的核心,負責處理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的硬件和軟件之間的指令。Fuchsia使用了一種名為Zircon的不同內核,它棄用了Linux中的許多舊技術。這可能使一些現有設備不兼容。
不過,棄用Linux也可能有益于谷歌。這就得談到谷歌和甲骨文之間冗長而又繁雜的訴訟戰了:Android的構建使用了甲骨文擁有的Java技術,而甲骨文指控谷歌竊取這些技術用于推動其移動業務。棄用Linux將在這場訴訟中有利于谷歌。
Fuchsia項目帶來的另一個有利之處是,為谷歌的資深開源黑客帶來技術挑戰。谷歌常常安排一些老員工參與這類需耗費大量時間的復雜項目中,以降低他們跳槽的風險。有人這么描述Fuchsia項目,“這個項目旨在留住高級工程師。”
不過據最新消息,谷歌向媒體CNET透露,Fuchsia何時能應用于設備中尚不明確,不存在什么“五年計劃”。在一份聲明中,谷歌把這個操作系統描述為“谷歌正展開的眾多實驗性開源項目之一”,目前不存在把它用在未來產品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