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解鎖的基礎是算法
隨著面部識別聽起來更加具有未來感,但是在安全性、易用性上都不具有優勢。消費者向來更加喜歡可靠易用的技術,并不喜歡更具未來感的技術。
面部解鎖功能并不適用于手機行業
隨著屏下指紋功能的成熟,面部識別功能必將式微,甚至有可能成為一種噱頭般的存在。未來依托于算法的面部識別功能會繼續存在,手機廠商也會提供這樣的功能,但是它的使用率會大大的降低。面部識別功能之于手機市場,更多具有過渡的性質。
未來屏下指紋識別將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當然筆者認為面部識別功能在其他市場是具有很好的前景的,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演進,算法的改善,面部識別功能會越來越具有實際價值。但是面部識別用于解鎖應用,優勢并不明顯。
不論蘋果多么熱推面部識別功能,其最終都難以和屏下指紋識別功能抗衡。筆者認為具有前瞻性的手機企業,應在入門以及高端手機市場考察不同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同時要注意到和不同屏幕結合的問題。液晶屏幕雖然看似落伍,但是實際的供應量和需求量都很大,未來必將影響相關技術的發展。同時OLED屏幕的興起,也讓指紋識別有了新的發展。未來指紋識別功能很可能會拓展到全屏或者半屏指紋識別,而不是停留在某個特定的區域。最終兩種技術會融合到一起,讓屏下指紋識別功能成為極為普及和成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