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屏幕工藝
短短半年的時間,18:9比例的全面屏設計已經從高端手機逐漸往中低端的手機產品當中普及。不過在高端手機上,如蘋果的iPhone X采用的是異形全面屏設計。
這種異形切割將會取代傳統形式的屏幕,屏占比也會從目前的80%進一步提高到90%左右。應該說,異性全面屏的屏幕工藝難度極高,而且成本也較為高昂,但是這種屏幕的市場需求也并不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面上存在的絕大多數號稱全面屏設計的手機僅僅只是提高了手機正面屏幕的屏占比,在實際的體驗上與之前的手機相比差異并不大。
但是隨著屏幕工藝的進步,工藝良品率的不斷提高,手機廠商們將會向曲面屏、異形屏甚至是折疊屏的方向發力。或許到了下一個周期,手機行業才能算是迎來真正的全面屏設計。
突破識別方案
傳統的指紋識別方案如正面或背面指紋識別如今早已俯拾皆是,雖然這項技術不是蘋果iPhone 5s首創,但從它開始手機普及指紋識別功能的速度加快,在短短幾年間便受到業內一致認同。
而如今,隨著iPhone X的問世,Face ID將成為新的識別技術發展方向,再加上三星之前不斷推進的虹膜識別方案,在安全性能上得到極大提高。但無論是面部識別還是虹膜識別,在使用場景下依然有所限制,在效率和應用上還存在著質疑。
另外,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作為一項目前正在著力突破的識別方案,也受到許多手機廠商的追捧。
之前有消息稱vivo將會在不久之后推出首款支持屏下指紋識別的手機,由此看來,今年手機市場上的全面屏手機將會著重發展結構光面部識別和屏下指紋識別兩種安全識別方案。
完善快充效能
隨著我國首個快充標準公布,自此我國終于有了一個明確針對快速充電技術的標準規范,手機廠商在宣傳快充技術方面也有了明確的方向。
快充標準的發布,也意味著未來的快速充電技術將會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移動終端、便攜式終端上,而配套使用的充電器、充電寶也越來越多的支持快充技術。
之前魅族曾在WMC 2017展會上發布一項全新的快充技術——Super mCharge。其11V/5A的大電流配置,功率值達到了業界領先的55W,20分鐘即可充滿一部3000mAh的手機。
更重要的是,其采用業內創新的電荷泵技術,使得電轉換效率高達98%,解決了因低效率而引起的充電發熱問題。隨著我國快充標準的發布,行業對于快充效能的要求也會更加嚴苛,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后的手機行業在快充方面的體驗也會做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