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有必要Root手機嗎?
如果一定要給這個問題給一個最為直接的答案,那么這個答案就是沒有必要。。實際上,Android系統的源碼一直都是在進步的過程中,機制、功能和界面都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平常只是正常使用,或者只是使用以下功能,不Root完全能夠實現。
系統美化:在Android上,只需要用一些美化App 就可以把系統打扮的美美噠,并不需要Root的操作。
截屏:Android 4.0+之后,截屏操作只需要按住電源+音量減就可以了。
屏幕錄制/屏幕直播:Android 5.0開放了投屏API,Apps只需要調用這個API,就可以將你的屏幕進行錄制和直播。
讀取通知:Android 4.3+開放了獲取通知API,Apps可以通過這個API對你的通知進行讀取及管理。
停用內置App:在Android 4.0+中,如果你只是不想看到運營商給你強加的App,而非一定要卸載它,你可以在系統中停用」而不是卸載)這個App。停用操作在系統中的效果與卸載無異,但用戶依然可以在已停用的App列表中恢復啟用。
但是,如果你需要的操作遠比這些更加高級,或者系統暫時還沒有對應的 API,那么你也可以選擇Root你的手機來達到相應目的。不過,在不熟悉的情況下貿然Root自己的手機,會對機器的穩定性及安全性造成嚴重威脅,包括:
導致操作系統不穩定:由于Root賬戶幾乎可以修改系統的任何部分,當用戶意外修改了系統的某些重要區域,可能會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甚至設備損壞。Root的操作本身就是Android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木馬、流氓軟件更易控制手機:Root之后的Android中的沙箱機制會被弱化,導致軟件可以控制整個系統。輕則「流量側漏」或后臺安裝軟件,嚴重的話,黑客強制鎖機要求機主付費解鎖手機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隱私泄露風險增加:同樣是因為沙箱的弱化,Root后的設備中的加密數據更容易被其他應用獲取,特別在Android中錄入了指紋的情況——要知道,指紋數據一旦被破解,是不可逆的。
保修失效:Root后保修失效是許多Android廠商限制用戶Root手機的手段之一。而且有些機型在Root之前必須解除硬件鎖或Bootloader鎖,這個操作本身不可逆且執行后保修會自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