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二:保修/售后也別省略
“行貨帶票”這句話已經爛熟于心耳熟能詳,行貨手機帶的什么票,它有什么作用大家也都很了解。購買手機時你收到發票,一般都具有保修售后的作用。如果你購買的手機出現質量問題需要維修的話,那么這時候發票就是一個可享受質保的憑證。所以只有行貨才能開具發票而水貨因為逃稅漏稅的原因而無法開具發票,自然也就不能享受保修服務。而且一般正規行貨產品中都有三包憑證用來記錄機型購買時間等信息,而水貨產品則沒有。
官方售后客服實體店面需要各種支出(圖片來自中華網)
享受質保對用戶來說確實是一個很不錯很貼心的政策,但是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當你買到一款產品,無論什么問題導致的更換維修和檢測,最終都是會產出人工和精力,而最后一定會量化成金錢。比如說各大品牌的官方售后維修處,各大廠商的人工客服平臺,對我們個人來說可能去咨詢一個問題或者是在質保期內維修似乎都是免費的,但其實不管是客服人員還是維修人員的工資以及他們辦公所需要的開支都是要花錢的,這個錢誰出?是各個廠商來出,那廠商的錢又從哪里來?說到底還是靠他們旗下的產品來盈利。
免費的官網客戶咨詢底子里也并不是不花錢(圖片來自優訊)
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不能詳細的剖析一款手機最終定價里面包含有多少額外的費用,但是我們能肯定最終的定價里面不僅僅只有增值稅,也可能會含有另外的附加費用來供應這款產品所對應的人工和售后消耗。而水貨機型之所以比行貨產品便宜的原因也正是在此,它們逃掉了稅,它們不用承擔售后服務成本,它們不用像正品行貨廠商那樣按照國家三包規定支出7天包退/15天包換,以及自身售后維修的相關費用,所以自然比行貨機型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