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6688的原殼與組殼——我和S6688之三 僅僅兩個S6688的原裝殼(以區別為修配另購的S6688原產殼)和一個組殼,不到兩年的摸機齡、5個月的用機齡2個月的論壇潛水,就敢對S6688的原殼與組殼品頭論足,真自不量力!本文僅是磚瓦,希望能對象我一樣的S6688新機油有用。S6688大蝦就一笑置之吧!
原裝殼真是精細:在10倍放大鏡下(各位見笑,本人愛好雕刻印刷,10倍才能見秋毫之精美),每一處,棱角分明,規規矩矩。而合模處(本人做過金屬鑄造,對鑄模合縫深有體會)只見痕跡絕無毛刺非常干凈利落(過去只在欣賞TDK、SONY磁帶合時有此感受)。
廢話少說,我們S6688的機油早懂得原殼好!下面列出我發現的組殼的毛病:
1.組殼的前、后殼不放主板時試合就不一定能合上!
我的組殼無論怎么用力也合不上,以我的感覺再用力就不知道哪里要裂要碎了!于是仔細觀察:前殼右下角暗扣旁有一弧形護板,按理合殼后弧形護板應剛好插入后殼對應的槽內,對固定和防塵極好。但因為制造超差(應是母模不合格了),這塊弧形護板剛好頂在槽邊,適當變形也無法使其滑入槽內,只好切削再試。幾乎削完才勉強插入。為了裝配安全,我只好按公差與配合的原則:所有的軸結構削小,所有的孔結構鉆大。麻煩不麻煩!
2.組殼合殼后的毛病,解決起來更頭疼!
2.1合殼后,電池放不進!一檢查,原來5明扣最下扣,后殼上的凸塊把前殼明扣頂變形(前、后殼扣不配合不到位,明扣被頂歪,彎向殼內)擋住電池!只好又拆殼(裂!),找小刮刀,量尺寸。好不容易把所有小凸塊都刮削一層。試想:削多了,前、后殼不緊(接觸不良啊!)白換了!削少了明扣不到位變形壓不緊(還是接觸不良)。不論扣松還是不到位都壓不緊!細削慢試吧!
2.2解決電池放不進問題,再合殼,開機,911來了,看著開機畫面,心情開始輕松:一天的勞累值得啊!慢!怎么振子怪怪地振了一下?再試,不振了?反復再試仍不振。苦啊!拆殼,電池試振子嗡嗡響振得好得很!再合殼仍是只振一下!真苦!幾個鐘頭,又拆又合,兩個振子、主板、原殼、組殼反復調試。為什么原殼能振組殼不能?敲一敲又振一下?接觸不良?不對,那一振怪怪地好象很吃力?是機械卡澀?電機堵轉!馬上拆殼,用平面尺(刀片)一量:偏心振塊在旋轉時高出后殼平臺,而后殼壓在主板上!裝配時偏心振塊是陷在后殼凹槽內,第一次振動時振塊旋轉上來被主板卡住,永遠只有第一振!好險!電機堵轉,不燒保險就燒線圈!我試了那么多次,運氣好沒燒東西!
苦還在后面:鋼銼銼振塊,太慢!卸下電機摳凹槽,還不行。苦思冥想。找出雙面膠、薄鐵皮把后殼內平面墊高(強制變形)……終于正常振動了!但哪一天雙面膠振掉了?我……
2.3終于可以安心休息了。第二天兒子拿MMC來,沒有多媒體卡!插入另一機,好的!拆拆裝裝反復的苦,腦細胞死傷無數不可再生……你道為何?組殼上MMC觸片座位置偏移,觸片座又卡不緊!但偏哪一邊看不出。這合扣結構不好找基準面就很難測量。賭一把將觸片頭(主板側)統統下彎5°(多也彎不了),再裝,成了!就差這么一點兒,觸片無法接觸主板上的觸點!真累!
這帶病的機子能用多久?我不知道!
我真不喜歡組殼。因為組殼有多個版本。下一組殼我不知會遇到什么問題,我沒有時間再試一次。希望有時間有興趣有條件的機油能試試,我也受益。網上機油談北京印象的12元組殼很好,我也想看看如果真好我會多買一些。因為我不想丟掉我原裝殼上的小配件。
原殼(西門子修配時另購的S6688原產殼)很好嗎?我還不能肯定!因為我的兩個S6688的原裝殼是不同批號的它們沒有互換性(即A前殼不配B后殼,反之亦然)。就象我在《S6688的設計缺陷》中談到的問題一樣:每批產品(配件)制造后的誤差是不一樣的。
第一批S6688產品(配件)的生產量,是根據市場預測的,既是預測,就不會準確,為了保險,生產量應低于預測值;這時試產、小批量生產。模具不要很好——夠用即可(萬一失敗損失不大)。上市后如果熱銷,即準備第二批生產,模具因磨損(或意外損壞或保管不善)須重做,同時設計工藝部門對第一批產品(配件)的性能和工藝難度進行改進……如該產品有多批生產,則主板的改進、機殼的改進、配件的改動……雖然同型號,但就好象克隆一樣:每克一次都有少量基因變異,不是完全相同的。
我的兩個S6688的原殼上的卡MMC觸片座的扣都是斷的(前機主拆過),按說修機不會換MMC觸片座,是材料太脆,誤碰斷的。說明這兩批機殼用的塑料相同或硬度相同。如果我是客服人員,就會反饋給設計工藝部門,改進材料增加韌性以節約維修成本。此類改進就產生了產品眾多的不同。
現在市場上的原殼是哪一批的?按說各地區庫存不同來源不同,每種批號都會有。但一般最先批的數量應最少(不排除先批有缺陷而大量庫存等待處理,而后批改進設計和工藝大量裝配產品出廠,而先批有缺陷產品可以客服外賣——許多廠就把返修品用于售后服務)。
如果銷售商在銷售時能把所售原殼機殼上的批號一起注明給買主,機油根據自己原裝殼上的批號對號購買,應該好些。若不小心購買了有缺陷庫存的原殼,只要不經常拆裝,一般也許沒問題。畢竟原殼的相合性還是好的。而且有缺陷庫存積壓(配件)的情況還是很少的。
但我覺得現在號稱原殼的在S6688停產幾年后怎么還有那么多?難道真的西門子失誤?投資大量配件不裝配產品出廠,留著修配用?萬一市場變化S6688被新產品淘汰,無人使用自然無修配,那些配件豈不垃圾?有沒有可能是西門子的外協工廠(塑料配件廠)利用原模具再加工或再制新模具繼續生產?有了原模具仿制很容易(西門子當然感謝有人繼續為自己產品服務,更不會告其侵權)。而用塑料原殼仿制是會走樣的。組殼應該就是這樣用塑料原殼仿制出來的。
對于原殼我想再看看。希望本文讀者、機油能給我提供經驗,我真想學,活到老學到老。我的原殼前殼明、暗扣具損,但殼面很新,真舍不得換。用膠沾好先用著,再說吧!
我是想換原殼哦!希望機友幫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