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廂小米說我們1.5G雙核只賣1999元,這邊廂天語說我們也有雙核手機,而且只賣1499元哦。于是,價格讓這兩部國產手機越來越多地被聯系在一起,是的,他們都是當今高能低價手機的代表,今天我們就帶來這部天語W806和小米手機的對比,看看哪部更超值。
首先我們來看看兩部手機配置和參數,讓大家有個大概的了解。兩部手機各自占優勢的地方我們用紅字標明,一眼望過去,可以看出,兩者其實各有千秋。
手機對比 | ||
品牌 | 小米 | 天語 |
型號 |
M1 |
大黃蜂 W806 |
網絡制式 | GSM/GPRS/WCDMA/EDGE/HSDPA | GSM/GPRS/WCDMA/EDGE/HSDPA |
待機模式 | 單卡單待 | 單卡單待 |
手機尺寸 | 125 * 63 * 11.9 (單位mm) | 129.3 * 65 * 12 (單位mm) |
重量 | 149克 | 152克 |
主屏幕 |
480x854
1600萬色 TFT屏 4寸 電容屏 支持多點觸控 |
480x800
26萬色 IPS屏 4.3寸 電容屏 支持多點觸控 |
系統界面 | 安卓 2.3 Android 2.3 | 安卓 2.2 Android 2.2 |
主攝像頭 |
800萬像素
CMOS LED補光燈 支持自動對焦 |
500萬像素
CMOS LED補光燈 |
手機鈴聲 |
MP3鈴聲
MID鈴聲 WAV鈴聲 AAC鈴聲 AMR鈴聲 OGG鈴聲 |
MP3鈴聲
MID鈴聲 WAV鈴聲 AAC鈴聲 AMR鈴聲 OGG鈴聲 |
藍牙 |
2.1版
| 1版 |
WLan | WIFI | WIFI |
GPS |
支持GPS導航
支持電子羅盤 |
支持GPS導航
支持A-GPS 支持電子羅盤 |
CPU | 1.5G 高通驍龍 MSM8260 | 1.0G Nvidia Tegra2 |
GPU | 高通 Adreno220 | |
RAM | 1GB | 1GB |
ROM | ||
存儲空間 | 4GB | 4GB |
數據線接口 | Micro USB v2.0 | USB v2.0 |
耳機插口 | 3.5mm | 3.5mm |
存儲卡 | MicroSD (TransFlash) , 最大支持32GB | MicroSD (TransFlash) , 最大支持32GB |
電池 |
1930毫安時鋰電池
待機時間: 450小時 - 450小時 通話時間: 900分鐘 - 900分鐘 |
1800毫安時鋰電池 |
相關下載 |
網游
游戲
軟件 主題 壁紙 鈴聲 |
網游
游戲
軟件 主題 壁紙 鈴聲 |
手機報價 | ||
數據來源:手機世界 (3533.com) |
配置只是一方面,它們的外觀設計、機身細節、系統樣式都會影響著用戶在最終感受,所以我們就一步一步來了解這兩款性價比超高的手機各有怎樣的優勢。
一、外觀、尺寸、手感對比兩部手機第一眼看上去最大的不同就是尺寸和顏色了。天語W806外號“大黃蜂”,黃色的后蓋加上黑色的前面板,有沒有想起了電影《變形金剛》里面那部雪佛蘭跑車變形而來的機器人?其實我還想起了李小龍的經典造型中就有穿著黃黑兩種顏色的運動服……
而小米手機屏幕尺寸為4.0英寸,比起天語W806的4.3英寸屏幕要小。機身方面則全為黑色,小米的CEO雷軍在小米手機的發布會上說“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當然贊同與否就見仁見智了。畢竟外形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東西。詳細的三圍參數大家可以看圖,厚度方面兩者幾乎一樣。
在后蓋上,兩者都采用了磨砂處理,不過天語W806似乎和小米手機的后蓋摸起來不一樣,帶有膚質手感,很細膩,摸起來頗為舒服。
屏幕方面,天語W806采用分辨率為800x480的IPS屏幕,小米手機則采用分辨率為854x480的ASV屏幕。由于小米手機在更小的屏幕上有著更高的分辨率,在其屏幕看起來會更為細膩。
說到手機外觀材質就不能不提手感,畢竟手持設備我們都是握著來使用的。像天語W806這種4.3寸的手機都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屏幕太大,當條件只允許一直手握著手機的時候(例如站在地鐵上一只手要去扶把手),拇指比較難觸碰到對角線的另一端。當一些軟件的按鈕出現在屏幕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時,單手握持就很難按到。
而小米手機采用了窄邊框的設計,而且屏幕本身要比天語W806小,一只手握住不會有撐手的感覺,也能比較容易按到出于邊角的按鍵。如果是平常喜歡在地鐵上玩手機的用戶建議考慮一些這一點。
二、屏幕對比:IPS vs ASV下面我們將從可視角度、細節表現以及色彩表現這些方面來比較兩部手機的屏幕效果。
首先是可視角度,兩部手機都已經開啟最高亮度,打開同一個畫面,經過測試,我們發現小米手機的屏幕在稍微傾斜的角度看過去亮度更高。而整體色彩方面,天語W806色調相對偏暖,小米手機相對偏冷。
而如果放大到細節來看,天語W806由于屏幕更大,分辨率略小,在細膩程度上就沒有小米手機那么好。而再下圖中我們也可以再次清楚的看到,小米手機屏幕偏藍,色調較冷。
接下來是色彩對比,我們讓兩部手機打開同樣一張圖片,并且挑選了藍、紅、綠、黃幾種顏色進行對比,下面四張圖片都是天語W806在上,小米手機在下,點擊可看大圖:
對比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小米手機的屏幕可視角度稍廣,更為細膩,在幾幅照片的表現上看上去更舒服。但是色調偏藍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點
三、特色按鍵、機身內部、電池續航這兩部手機都有著自己的特殊按鍵,其中天語W806在機身正面下方的四個觸摸鍵中有一個云鍵,這也是上一代的天語W700就有的按鍵。里面匯集了云微博、新聞、淘寶、地圖、搜索等應用。需要注意的是,添加桌面插件(只能是云應用里面搜索下載的)只能通過云應用里的應用軟件才能添加,其余安裝的軟件只在主屏往下延伸。
而小米手機在機身右側下方有一個稱為“米鍵”的按鍵,除了可以作為拍照快捷鍵外,用戶還能進行自定義。它提供四種功能操作選項,一是無操作;二是返回桌面;三是調用快捷開關;四是打開應用程序。其中調用快捷開關就是一個開關快捷健,例如當我們把米鍵的操作設置為手電功能時,按一下米鍵,背面攝像頭旁邊的補光燈就會亮,再按一下就會關閉。而打開應用程序就是按一下米鍵就能打開一個應用程序
機身內部對比兩部手機都采用了可開啟后蓋的設計,而且都要暴力掰開,會讓小部分用戶覺得沒有安全感。天語W806的后蓋將這個機身主模塊完全包裹住,做工扎實,有點清水保護套的意思;從機身右側下方的開口開啟。而小米手機的后蓋則從機身底部的開口開啟。
拆開后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機身內部了,兩者都支持標準大小的SIM卡,這樣就不用剪卡了。兩者也都同樣有Micro-SD擴展卡槽。不過不同的是,天語W806需要拆下電池后,才能將SIM卡和Micro-SD卡這兩種卡都插進去。而小米手機則支持熱插拔。
電池方面,天語W806電池容量為1800mAh,稍小于小米手機的1930mAh。但是兩者的電池容量在目前市面上的手機中都算比較大的。天語W806這塊電池在每天上網2小時,玩一小時游戲,接打10個電話左右的情況下,能續航大約1天半。如果完全不玩游戲的話,上網時間也不是特別長的話,支持2天應該沒有問題。
小米手機在電池續航上面采用的是與ME860相似的1880/1930容量電池,使用了比傳統鋰電池更安全的鋰聚合物電池。該電池由德賽代工了,并且電池的顏色也十分出彩。雷軍在發布會現場稱保持兩天左右的續航時間基本沒問題。
四、攝像頭對比兩者的攝像頭都設置在了機身背部上方的正中央,這個位置也是許多手機常見的攝像頭位置,好處是和數碼相機的結構相近,大家容易適應位置,不易無意間觸摸到。
天語W806的攝像頭為500萬像素,這一點比起上一代的W700沒有改變,光圈為f/2.8,配有一枚LED閃光燈,參數中規中矩,在這個價位的手機算是不錯的了。
而小米手機攝像頭則為800萬像素,相機攝像頭采用f/2.4的大光圈和數字防抖技術。在攝像頭的參數上要優于天語W806,但是這不代表拍照就一定好過對方,我們會通過樣張來展示。
而前置攝像頭方面則是天語W806的參數勝出,因為小米手機沒有前置攝像頭,而天語W806則在屏幕上方有一個30萬象素的攝像頭。
其實可能是阿里云的開發團隊并不像小米MIUI開發團隊那么重視個性化,所以“大黃蜂”的拍照界面顯得相當簡單,而小米則是具備超多的控制選項。兩者的差異絕不是僅僅是500W與800W像素的差距。
大黃蜂的拍攝界面
小米的拍攝界面
單從拍攝的控制項目來說,大黃蜂不僅完敗于小米,甚至還比不上安卓原生。或許是阿里云的UI設計者認為普通用戶平時基本不會去調整手機的拍攝功能,都是在自動檔位下拿出來就拍,所以它調控項目無需太多。但是筆者認為即便消費者很少主動調控,這些項目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多一項選擇總比沒有選擇的好。
拍攝樣張對比:小米的拍攝功能比較多,但為了體現拍攝自身功能,所以我們都調整為自動模式。下面就是兩者的樣張對比。
樣張對比總結:小米的優點是測光準確度更好,拍攝畫面色彩還原效果更好,圖片效果偏濃郁艷麗。缺點:畫面對比度比較大,暗部細節丟失比較多,色彩有一些偏黃。
大黃蜂的優點則是在光線暗的地方畫面比較清晰,畫面的層次細節表現比較好。缺點則是曝光量稍高,不少圖片的亮部都有過爆的情況,測光不是很準,色彩偏清冷。另外就是拍照的選擇項目太過簡單,可控性不足。
六、系統界面與構建對比:MIUI VS 阿里云2012OS手機硬件只是是容器,系統對用戶體驗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小米與天語W806的系統較量,則是MIUI與阿里云系統的對比,一個無限自由、一個深度定制,誰更好用呢?
1、解鎖與界面
阿里云2012 OS的解鎖與小米MIUI的解鎖并不一樣,阿里云解鎖相對缺少一些個性化的東西,比如說不能夠直接解鎖進入電話、短信或者一些需要快速啟動的項目中。另外要說的是MIUI是支持音量鍵喚醒的,而阿里云則需要安裝第三方軟件來實現。筆者試用了一些解鎖軟件,雖然也能夠達到個性化的開鎖,但是音量鍵喚醒還是沒有成功,這或許是軟件的兼容性有所不足造成的。
因為阿里云系統是深度改造過的系統,所以它的主屏與美化安卓后的MIUI相比差別很大。簡單來說,阿里云左右滑動屏界面會進入關鍵詞搜索、熱門資訊、紅包購物這幾個界面之中。它的多屏菜單界面是上下結構,與小米MIUI橫向多屏界面完全不同。
2、系統組織構架對比
阿里云系統構架
MIUI系統構架與安卓原生相仿
現在大家應該夠大致了解,兩款手機的系統構架了。其實阿里云系統就是將用戶所需要的東西擺到臺面上來,用起來更方便。而MIUI則是將用戶能用上的東西放在自己想放的位置,看著更簡潔。兩者的核心理念是不一樣的。
七、設置菜單與系統功能對比
阿里云界面
阿里云2012 OS系統是一種適更應國人使用習慣的深度定制系統。它不像原生安卓那樣復雜,它的界面相對簡單明快,就算是沒有接觸過這類系統的用戶,也能夠輕易的找到所有常用的軟件。大部分人夠買手機后需要自己來安裝安全衛士、新聞插件、程序管理器,這個系統的最大意義就是省略了這個過程。
MIUI界面
不得不說小米手機提供的個性化定制是當前所有手機中最強的,甚至是官方提供多種刷機功能,允許自己的手機刷他家的系統。所以要說系統功能方面,不僅是大黃蜂無法相比,恐怕也找不出能與之相似手機生產商吧。
阿里云界面
MIUI界面
系統設置菜單里,兩者都對原生安卓系統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美化,在易用性、美化程度上并沒有太大差距。不過MIUI能夠提供更多的手機功能控制,確實如期標榜的那樣,更適合對手機“發燒”的用戶。
阿里云是一個深度定制的系統,少了很多以往安卓系統內對用戶意義不大的選項,看上去更加簡潔。雖然功能菜單鍵的分布與原始安卓幾乎完全不同,但是功能特性上卻是相當的。這里特別要提醒大家一點,這款手機和上一代一樣沒有提供USB調試模式,也就是說它不能使用豌豆莢、91助手這類輔助軟件,如果想要進行軟件同步的話,可以下載一個阿里云瀏覽器。
八、多媒體特色應用:"云"是否更勝一籌?這款手機之所叫阿里云手機,是因為它還提供了多種云端功能,所謂云端就是官方提供一個服務器,手機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服務器進行數據交換備份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有一個隨時隨地可用專屬的網絡空間。而小米因為官方鼓勵刷機,所以也提供不少的備份功能。
阿里云同步功能
小米同步
雖說小米沒有特意提出自己是云端備份,但是一般只要能夠實現在線存儲個人資料,我們都視作云功能。畢竟這里的云功能還是不是廣義上的云功能,所以這回合兩者打平。
左:阿里云 右:MIUI
在郵件這個環節,阿里云則體現出了一定的優勢,因為客戶端的賬號都是一證通行,在手機上、客戶端、云瀏覽器都可以輕易共用,郵件收發比較方便。MIUI則是沿用了安卓系統郵件功能,少了一些商務特色。
左:阿里云 右:MIUI
便簽功能這一項雙方勢均力敵,MIUI的便簽雖然沒在第一頁上說明自己也具備同步功能,但其實它和阿里云的云便簽功能相似,都可以實現同步、發郵件等特色。要說誰更好用的話,筆者覺得云便簽更易懂更勝一籌。
左:阿里云 右:MIUI
瀏覽器方面,雙方都拋棄了不怎么好用的原生google瀏覽器,轉而內置了使用起來比較方面的特色瀏覽器。阿里云的內置瀏覽在界面功能上與UC倒是蠻像的,而MIUI的內置瀏覽器則是更像主流的PC瀏覽器的樣式。
MIUI獨有功能
說完了兩者相似的之外,我們在談一下MIUI多出來的一部分功能。比如用戶反饋、分類瀏覽、遠程管理等功能就顯得相當貼心了。MIUI很多功能更加符合眼下用戶的使用習慣,其特色體驗方面具備極強的優勢。
多媒體體驗對比:
左:阿里云 右:MIUI
音樂播放功能上,MIUI的優勢還是不小的,阿里云的功能選擇項目相對比較少,特別是音效這一塊完全沒有涉及。不過這些缺點都可以通過第三方音樂軟件來彌補。另外雙方的視頻播放功能相似,如果要播放RM等常見格式,可以選擇Moboplayer這一類的全能播放軟件來
文件管理器和圖片管理器(左:阿里云 右:MIUI)
至于圖片功能表現要比原生系統好很多,其實有一項功能可以進行當前界面截圖,只需要雙擊“云”虛擬鍵,會自動截圖并且存儲到自動生成的截圖文件夾之下,還是比較方便的。而MIUI的圖片功能與阿里云相似,只是美觀程度上稍差一些。
阿里云市場和書城
小米手機應用商店
阿里云系統自帶一個軟件市場和電子書城,軟件數量不是很多,但市面上一些常用的軟件還是有的。小米同樣有自己的網上應用商店,軟件數量相對多一些。不過這兩者要是與安卓市場、機鋒這些廣受歡迎的手機市場軟件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的,軟件的豐富程度還有待提高。
九、跑分對比:高通8260 VS NVIDIA Tegra2這兩款手機都是雙核+1GB RAM的配置,所以主要是處理器的對撞,小米方面采用了高通驍龍MSM8260雙核處理器,采用ARM Cortex-A9架構,主頻1.5GHz。雖然MSM8260的架構并非最先進,但是兼容性好,多媒體能力強,更為重要一點就是價格更為便宜一些,只不過芯片面積大發熱量也相對大;大黃蜂采用的Nvidia Tegra 2也是Cortex-A9核心,圖形性能出色,功耗在同類產品中比較低。
因為小米可以自動變頻降低功耗,如果頻率降低對測試結果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的測試都是使用了超頻工具,將其主頻鎖定在1.5GHz上進行的。這里特別說明一下,鎖定頻率的小米手機運行中還是有比較嚴重的發熱問題,在背部攝像頭附近穩定比較高。天語W806則沒有出現這個問題,這也得益于Tegra2的低功耗和機身內部設計。
這兩款手機都是雙核+1GB RAM的配置,所以安兔兔的跑分相差并不會太懸殊。因為安兔兔經常更新,為了保證公平性,筆者又重新測試了小米和大黃蜂。這臺小米是MIUI 2.3.5版本,安兔兔跑分為5756分屬于正常范圍。大黃蜂測試則是5130分,雙方得分大約有10%的差距。
因為阿里云系統安裝不上象限程序,所以我們只能對比一下Linpack,不過或許還是系統的原因,天語W806的測試分數并不正常,因為其他的Tegra2手機這一項一般能獲得20+以上的成績。
這一項的成績是測試HTML5的網頁性能,會自動安裝JAVA插件,網頁瀏覽翻動等過程,經過11項測試得到了上面的成績。這個分數僅能反映硬件性能,實際體驗中雙方的差距倒是沒有像分數一樣相差30%,不過小米的瀏覽流暢度確實要比大黃蜂強一些。
多點測試中,小米能夠支持10點觸控,大黃蜂為5點觸控。我們一貫認為達到超過5個點就屬于優秀的多點功能。手機的使用面積有限,再多的點其實意義并不大。
十、價格分析與總結:1499元 VS 1999元這兩款手機的價格相差500元,這個價格差足以讓不少心理價格在1500元左右的用戶投入天語W806的懷抱。而一些買不到小米手機開始考慮別的機型的用戶說不定就會對這款1499元的手機動心。當初小米剛出來的時候,1999元的價格確實非常震撼,而手機行業發展是很快的,在小米依然1999元還買不到貨的時候,有不少的雙核手機已降入2000元以內了,更有甚者傳說中的1000元不到的盛大手機。
小米聯通定制機依舊不好買
我們購買手機通常考慮的是手機的硬件、做工,同樣需要考慮的是手機的售后、軟件等因素。以前有人提出很多配置和小米相近的水貨手機為什么沒有小米火,有人說主要是因為小米是行貨、小米有MIUI。而現在天語大黃蜂推出之后,小米的主要優勢就剩個MIUI了。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MIUI值不值這個錢?還有就是小米能不能買到?
購買渠道:小米手機的經銷驅道都是網絡出售,天語則是網絡+實體店面。不過這一款天語W806目前還是只有網絡店有售。因為天語的強大的經銷網絡與海量機型,我們并不懷疑天語W806的庫存數量,換句話說它的產能要比小米強很多。反觀小米方面,前幾天網絡放貨10萬部,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售空,不知有多少沒有買到的用戶已經開始痛恨這種饑渴營銷了呢?
總結:在硬件上,總體而言兩者各有優勢,天語W806比起小米手機屏幕更大,不過分辨率卻稍稍處于下風。手感上,膚質后蓋的天語W806摸起來更舒服,但是過大的尺寸卻不像小米那樣適合市場在地鐵上玩手機的用戶。主攝像頭的參數要遜于小米,但是卻有著小米所沒有的前置攝像頭。而在具體的拍攝環節,天語W806在暗部拍照表現相對更佳,但是曝光量比較容易變得過高,拍照界面也太簡單,可控性不足。小米測光準確度更好,色彩還原效果更好,但是卻容易偏黃,暗部細節丟失較多。
軟件方面,小米的MIUI可謂絕對強勢,個性選擇、易用性、流暢度都比阿里云系統更好,而阿里云系統的構架顯得還不是那么成熟。現在大家比較關心的可能是這款手機能不能刷成原生系統,雖說官方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是上一代W700已經有原生安卓ROM了,如果W806有大量用戶的話,相信民間肯定也會出的。
其實按照價格來說這兩款手機分別把持著1500元和2000元兩個檔位,價格上沒有直接對抗,但是又因為硬件相近,讓人不得不開始糾結是否值得多花500元。筆者的建議是,如果你喜歡個性化的系統、喜歡經常的刷機來獲取新鮮感,那么可以繼續期待小米的。如果你不愿意再等,屬于那種不愛折騰手機的人,那么這臺更便宜的天語W806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小米M1 |
小米手機 | |||||||||||||||
|
天語大黃蜂 W806 |
天語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