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成功讓張小龍的產品哲學快速滲透,如果說2013移動社交統治了移動互聯網,那么2014,移動社交將進一步顛覆和稀釋傳統。而輕郵是專為iPhone設計打造的輕便、快捷的郵件客戶端。Email作為資深保守派不變革則衰落。輕郵正是這一領域的探索和創新者。
像看微博一樣看郵件
當大多數郵件客戶端還在延續傳統的郵件列表式瀏覽時,輕郵獨創卡片式閱讀,在打開收件箱的瞬間,每一封郵件的內容都清晰呈現,附件一目了然,點開即看。除了表層借鑒微博,輕郵在對郵件用戶需求的理解上則更加到位,在產品功能的深度拓展上,也頗見誠意:壓縮文件包幻燈片模式直接瀏覽,離線閱讀,橫屏展開, 背景切換等,都意在為用戶提升郵件閱讀體驗。
而如同微博的收藏夾,輕郵也有一個附件收藏夾,所有的郵箱內附件在這里集結,這種設定很有意思,你能想象到的場景是:隨時隨地在附件里搜索:按照文件類型,按照標題,或者其他關鍵字;進而最快捷的從附件夾里獲取,調用,或分享自己的文件。收藏夾對于微博用戶來講,如同一個雜物柜,百寶具陳;對于一個急需管理工作文檔的郵件重度用戶甚至企業來講,附件夾,如同一個文件柜,有的放矢,而輕郵在探索的附件管理,似乎有點知識庫管理的雛形。
像回微信一樣回郵件
輕郵還在不斷摸索郵件更多的社交屬性。據說,在輕郵的一場為期四周的用戶調研活動中,90%的受訪者對于手機郵箱使用的顧慮都在輸入方式的不便和困難上。一想到要在手機上打字,估計大多數人都瞬間炸裂。IOS版本的輕郵已經支持語音回復郵件,當你在開車或者不便打字時,只需如微信一般按住講話,郵件即刻回復。這一點,讓郵件瞬間有了IM的味道。輕郵產品負責人透露,語音回復功能即將在輕郵Android的下個版本中向用戶呈現。值得一提的是,Android的這個版本在郵件的social feel方面已經做了不錯的嘗試,在添加的附件上涂鴉讓回郵件這件事變得個性十足。
在未來,輕郵是否也會加入移動社交的廝殺?拭目以待。對于追求效率提升和講究使用體驗的用戶來講,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