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用一點小方法就能破解手機指紋識別的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文章中提到,只需要通過簡單處理,就可以將手機中的指紋解鎖破解,任何人的指紋、甚至是一張餐巾紙都能解鎖。
文章的結論雖然非常嚇人,但我們仔細看了一遍文章中的演示流程,就發現餐巾紙破解手機指紋并沒有那么危險,甚至還有點蠢……
為了進一步認證我們的想法,求真實驗室特意買了支導電墨水筆,嘗試重現這個實驗。外殼有點壓歪了,但還是一支可以用的筆所謂的指紋識別“破解”原理。
為什么導電墨水可以破解手機指紋識別功能?在正式實驗前,求真實驗室先給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絕大部分手機的指紋識別使用的都是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電容式指紋識別原理是傳感器和皮下導電的電解物質產生小電壓。
這個電壓的大小由指紋的谷脊起伏決定,傳感器根據電壓大小就可以記錄用戶的指紋信息,然后通過軟件算法進行指紋識別。
但由于手機指紋識別模塊面積有限,為了提高識別速度,指紋識別模塊會不斷記錄和學習用戶的指紋信息。
而上面的破解方法,就是讓導電墨水的圖案和用戶正確的指紋信息疊加,形成新的指紋信息。
當手機識別模塊識別到用戶指紋信息部分正確時,會給予解鎖的反饋,并把重疊的導電墨水的圖案也當成用戶指紋發生改變的一部分記錄下來。
那么下次用其它手指甚至是餐巾紙解鎖時,導電墨水已經充當了正確的指紋匹配信息了,這時只需按壓就能完全解鎖。
不過真相是否如此?下面馬上開始實測!
破解步驟重現
原理說完了,但這個方法真的可以破解手機指紋識別嗎?買齊設備咱們來重現一下。
實驗步驟很簡單,我們只需要準備3樣東西:一部帶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我們選了臺iPhone7)、一卷透明膠帶、一支導電墨水筆(就是一種墨水可以導電的創意工具,可以手繪電路,價格不便宜呢)。
1)首先,我們往手機里面錄入指紋信息,并且只錄入一只手指,除了這只手指外其它手指都是無法解鎖的(這里我們錄的是左手大拇指指紋)。
2)取一段透明膠帶,在膠帶有膠的一面畫上圓形。我們分別準備了4段導電圖案大小形態不同的膠帶,然后一一把膠帶粘在手機的指紋識別模塊上進行測試。
↑↑↑小圓點導電墨水
↑↑↑大圓點導電墨水
↑↑↑圈狀導電墨水
↑↑↑兩點式導電墨水
3)根據新聞的破解方法,貼上膠帶后,還需要錄入過指紋信息的那只手指嘗試解鎖手機幾次。
結果是,即便有導電墨水覆蓋,嘗試幾次之后原本有錄入指紋信息的手指還是可以進行解鎖,不過導電墨水覆蓋面積越大,原本錄入的指紋解鎖成功的幾率越低。
只有涂了小圓點和兩點式導電墨水的膠帶可以用原本錄入過的指紋解鎖
對于無法通過已錄入指紋解鎖的兩種圖案,我們反復地進行嘗試,每次失敗后輸入密碼讓手機學習新的指紋特征,結果依然無法順利解鎖,更別說破解了。
4)重點來了,按新聞的破解方法,這時應該就可以用其它手指甚至是餐巾紙進行指紋解鎖。
但結果是不行的……除了原本錄入過指紋的手指外,其它手指都是無法解鎖的,我們使用第二只沒有錄入指紋的手指進行多次嘗試,結果全部失敗。
連之前成功用原本指紋解鎖的兩種圖案也沒通過沒錄指紋的第二只手指的考驗
接下來,我們接連使用了大片導電墨水和不導電的餐巾紙(分別代表能導電以及不能導電的物質)代替手指嘗試解鎖,結果都是失敗告終,所有實驗情況如下表:
總結一下,針對手上的這臺iPhone7,要通過這種方法破解指紋識別系統,恐怕不是那么簡單,除非機器剛好有故障,否則新聞中的情況很難實現。
如果這段新聞是真的話,那還要結合其它節目中沒有公布的操作才能破解指紋識別,一般人還是很難重現這種破解方法。其后我們還用同樣的方法測試了堅果Pro2,同樣是失敗告終,相信其它手機要中招也不容易。
就算這種方法能夠輕易被重現,除非原本手機上就粘貼了“指紋貼”,否則這種所謂的破解手機指紋識別的方法完全是行不通的,漏洞非常大,也很容易被機主察覺,所以求真實驗室認為這個安全漏洞并不值得擔心。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建議各位機友不要往手機上貼指紋貼了。
蘋果iPhone7 |
蘋果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