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大家開始進入“春困”狀態(tài),早上懶懶不想起來,很多人習慣性的打開了iPhone鬧鐘的“稍后提醒”功能。但有沒有發(fā)現(xiàn),它每次只給9分鐘的貪睡時間,這是為什么呢?
這還要從齒輪鐘表講起,很久以前,制作時鐘的工匠發(fā)現(xiàn),在短時間內(nèi)重啟鬧鐘功能的齒輪中,只有一種形式能夠吻合時鐘的結構。一起運作一下就能延遲鬧鐘功能約9分鐘的時間。所以,自從第一個具有貪睡功能的時鐘在1956年被發(fā)明后,這種鬧鐘便制定了標準變化生產(chǎn)模式,9分鐘因此成了常態(tài)。
iPhone搭載的IOS系統(tǒng)向來以簡潔的交互著稱,因此也就只提供了唯一的“貪睡”時間。當然如果越獄之后,iPhone就可以和Android機一樣,擁有更多的選擇了。
其實9分鐘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當賴床時間太長的話,就會進入不想起床的深度睡眠。理想狀況是,當你的耳朵聽見第一聲鬧鈴的時候,腎上腺素和皮質(zhì)醇就立時被釋放出來,你的身體從而進入一個警醒狀態(tài)。在這個時候順勢起床應該說是最好的。
以下是幫你起床的幾點解決辦法:
1、面對現(xiàn)實。綜上所述,把鬧鐘提前但又重復醒來好幾次而不起床反而讓身體和精神都陷入更加疲勞的狀態(tài)。因此,不如直接把鬧鐘設為你能立刻起床的那個時刻。
2、設置固定的上床時間不如設置固定的起床時間。反正上了床也不一定馬上睡著,固定的起床時間能讓你的身體達到有規(guī)律的狀態(tài)。
3、給自己一點獎勵。我們的大腦喜愛獎勵,所以給成功的自己一點獎勵吧,任何你喜歡的東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