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華為舉行了2015年春季麒麟芯片溝通會,揭開了其多項自主設計的秘密。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麒麟930。榮耀X2平板就配備了這顆最新的U,但對它的規格一直三緘其口。早先猜測是臺積電16nm工藝的A57+A53八核心,后來發現其實是A53八核心,而我們知道,A53是一顆低功耗芯片,用來取代A7,所以理論上八核A53在性能上完全不如A15+A7八核心的麒麟920,華為干嘛又要這么做呢?
今天,華為終于揭開了它的秘密。原來,麒麟930使用了海思自主研發的四顆A53e核心,再加上另外四顆A53核心,構成了一個特殊的八核心。
A53e是什么來頭?華為沒有明說,但是從這個命名,以及A53e+A53也是big。LITTLE大小核心組合的設計方式來看,A53e應當就是A53的增強版,通過架構優化提升執行效率,并拉高頻率。
ARM A53的建議頻率只有1.2GHz,高通的驍龍410就是這么高,而聯發科MT6752也不過提高到1.7GHz。華為則指出,A53要想達到理想性能,頻率就不能低于2.0GHz。
為什么不直接用A57?你應該能猜到了,這貨功耗太高。華為明確表示,A57的性能比A53高出56%,看起來很不錯,但代價是功耗高了足足256%,因此無論平板還是手機都很難接受。
華為還特意舉了HTC One M9的例子,它用了A57+A53八核心的驍龍810,在優化前機身表面溫度可達55℃,罪魁禍首正是A57。
所以為了功耗和性能的平衡,海思選擇了自己設計一個增強版的A53e,但是不管怎么增強,A53畢竟是個低功耗為主的小核心,性能不可能追上A57,因此性能也并非麒麟930的長項。
華為也有意避開了這一點,選擇了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對比,那就是拉上蘋果的A8,指出它有11個Die、9顆芯片,還沒集成基帶,麒麟930則是7個Die、6顆芯片,集成度更高,還節省了220平方毫米的面積,相當于能多容納300mAh電池。
不管怎么說,能這么快的時間就設計并部署自己的核心架構,海思真是越來越強了,而且在通信技術方面也已經是世界一流水平,多媒體方面同樣在迎頭趕上。
A57性能強大但功耗無法控制
M9、驍龍810就被A57給坑了
A57、A53之間需要性能與功耗的平衡
所以華為自己設計了A53e
A53e+A53也支持大小核混合架構
華為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