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商業周刊》消息,短短四年間,小米便贏得了聲譽,成為業內最引人矚目的科技公司之一。近日,小米公司的發言人TonyWei透露,2014年上半年小米產品銷量激增,截至6月底出貨量已達2600萬臺,而2013年同期該數字僅為700萬臺;銷售額也從去年的133億元增長到了330億元。
更讓人震撼的是,小米如此出色的表現是在國內手機市場較為低迷時創造的。工信部表示,在今年前三個月,手機需求量下降至1.01億臺,減少了近25%。需求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因為想要購買老式功能手機的消費者越來越少,此外,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需求量也下滑了9.8%。渣打銀行的分析師ForrestChan在報告中寫道:“這一下滑現象引發了人們對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熱潮或已接近尾聲的擔憂,國內品牌或將展開價格戰。”
不過在ForrestChan看來,中國市場的低迷只是暫時的,隨著國內移動運營商進行業務更新,推出更快的4G網絡,消費者對手機的需求將會再次回升。“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仍在繼續發展,隨著4G網絡的推廣,它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小米還未專注于4G業務。彭博產業分析師JohnButler和MatthewKanterman在報告中表示:“雖然小米目前還未生產4G設備,但是隨著其國際業務的擴張,小米或將很快推出。”小米未加入4G戰場為國內其他競爭對手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機會。今年5月,在國內4G手機市場中銷量最高的是位于深圳的酷派。酷派6月18日曾表示,在采用TD-LTE標準的4G手機市場中,酷派占據了23%,這一數據遙遙領先于三星的18.8%、蘋果的15.7%。最接近的中國制造商是聯想。
盡管小米還未進軍4G市場,但是其迅速的發展已經給三星帶來了壓力。隨著中國制造商們生產的中低端手機不斷影響Galaxy系列的銷售,三星首席財務官李尚勛(LeeSangHoon)在6月25日曾表示,三星第二季度的財報可能“不太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