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蘋果新品發布的日子,蘋果5宣布將停產。但就在這一天,深圳華強北商圈蘋果水貨批發商阿強(化名),顯得不淡定了。
“一天前iPhone5最低配置的版本大概是3900元,現在有點起伏,但過不了一個星期,水貨價格還會更低。”阿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中國成為蘋果手機的首發國家后,水貨市場必將受到嚴重打擊。”
此前,蘋果產品在通過內地正式渠道發售之前,會提前數月先在香港發售,水貨商則利用這種“時間差”從香港走私蘋果手機到內地,賺取高額利潤。據阿強介紹,iPhone5上市之后蘋果總體銷量并不是很好,身邊做水貨的商人早已經開始轉向其他機型。
業內人士評價,中國的水貨市場一直是反映電子產品銷售的晴雨表,不正規市場的減少對蘋果來說也許是件好事,但反之,蘋果產品也許正在面臨一場更大的挑戰,而水貨市場受挫或許只是開始。
消失的熱情
排隊、開售、停售,一年半前,戴著“喬幫主遺作”的光環,iPhone 4S在國內受到果粉及黃牛的狂熱追捧。
在開賣第一天上午8點,北京三里屯蘋果專賣店的大門上就貼出排隊截止和iPhone 4S缺貨的告示牌。據當時媒體報道,在開售前一晚,蘋果專賣店前即聚集了大批排隊的粉絲,保守估計有5000人,蘋果決定暫停銷售。而在國內的另一個市場,在北美西歐大洋洲率先上市的4S剛剛到達華強北,次日加拿大無鎖版16G版本就被炒至萬元以上。
“當時七八千批貨很正常,整個市場都處于饑渴狀態,有貨就能拿,拿了就賺錢。”阿強對記者表示,蘋果當時是水貨市場的明星機,而此前只有諾基亞享受過此類待遇。
一名在線零售負責人對此現象總結道,對于一部分購買者來說,iPhone不僅僅是很酷的電子產品,更是成功的象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關心這款產品的功能,“在中國賺錢的速度太快了,有身份的人希望通過一些象征性的東西展示自己的成功,這也許就是蘋果能在中國獲得如此巨大銷量的原因。”
直到iPhone5在2012年圣誕前登陸內地市場,首個周末的銷售量依然傲視群雄:突破了200萬,不過好景不長。
“iPhone5其實對于水貨市場來說是個分水嶺,目前整個市場對于iPhone5的熱情一直在下降。”阿強對記者表示,目前的銷量相對于9月之前幾乎下降了50%,8月份還能批150部的他現在只能往下批70多部,零售渠道的銷量更加低迷,一個月賣個幾十部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目前港行的5c和5s價格都沒有出來,可能會比官網價格更低,但從周圍同行的口風中,這次預訂大家都顯得很謹慎。”阿強對記者說。他認為,除了蘋果自身渠道的拓展,水貨市場的下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源于產品本身。“iPhone5的產品和4S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手機選擇機會。”阿強對記者表示,手機市場上,三星、HTC、谷歌,甚至黑莓都在生產與iPhone5相同檔次的手機,有些人甚至認為這些產品比iPhone5更好。
失去的市場
蘋果CEO庫克曾經對中國市場的銷量暴漲有自己的理解,中國有大量人口在邁入中高收入階層,蘋果的潛在顧客數量每天都在增加。這名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掌門人已經四度訪問中國。
但事實上,這部分市場正在受到競爭對手的侵蝕。
此前蘋果公司公布的2013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當季公司營收為353.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50.23億美元增長1%,其中大中華區收入為46.5億美元,和前一個財季82億美元的營收相比,暴跌了43%,和上年同期相比,也下跌了14%。要知道,在6個月以前其中國區的增長接近70%,是蘋果營收同比增長唯一超過30%的區域。
“在中國內地市場,蘋果iPhone5的銷售乏力是導致第二季度市場表現疲軟的主要原因。相比第一季度,我們預測4~6月份iPhone5的出貨量從同比增長50%下降到20%。”IDC中國負責手機市場研究的高級分析師閆占孟對記者表示,蘋果大中華區銷量的下降主要是受到消費者期待新品以及競爭產品增多、運營商補貼減少等原因。
而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蘋果2013年上半年在中國內地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僅為7.2%,尚不及三星14.9%份額的一半。
確實,在蘋果最有利的高端市場上,三星的大舉反攻,接連不斷的旗艦機型推出確實讓人有些無力招架,除了產品線布局異常強大,三星的產品迭代速度也是越來越快。而此外,蘋果中國區銷量的下降也緣于漸漸失去的中端市場份額。
已經不是主打產品的iPhone 4和iPhone 4S在此前一直充當著蘋果中國區廉價版本的角色,而這一市場,蘋果同樣也遭遇巨大的挑戰,其競爭對手不是一家,而是一群。
Canalys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第二季度中國內地市場智能手機發貨量同比增長超一倍,而包括聯想、宇龍酷派、華為、中興和小米等五大本土品牌在該季度占全球智能手機發貨市場份額達20%,超過了去年同期的不到15% 。
“而且中低端手機更加受到市場的歡迎,相當于賣一部蘋果手機只能賺十多元,一部國產手機的利潤能達到幾十元。”阿強對記者說。
艾媒咨詢CEO張毅指出,在中檔智能手機市場上,更重要的是價格競爭、產品發布速度、渠道運營商關系以及傭金。在這些方面,中國本土品牌比外國品牌有優勢,因為它們給予零售渠道更高的傭金,價格也很有競爭力。
中國策略走向
即便遇到了巨大挑戰,蘋果依舊高傲,在中國市場尤為如此。
雖然此前業內預測成本較低的iPhone 5C將會是蘋果搶占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殺手锏”,甚至有分析師預測iPhone 5C在中國的銷量可能會占據中國iPhone總銷量的70%左右,但5C和5S的價格出來后,市場一片嘩然。
顯然,與市場份額相比,更像商人的庫克更注重的是利潤——在兩個月之前,三星宣布該公司第二季度的利潤為83.3億美元,對比蘋果公布的數據,第二季度三星比蘋果69億美元的利潤高出14.3億美元,這對庫克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根據此次發售的新品價格,蘋果/IOS的手機在2013年中國市場的整體表現將會呈現疲軟,直到2014年初才會有較大的變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但蘋果也看到了中國市場的變化,會在近期作出一系列變革。
和運營商的合作顯然是渠道中最重要的一步棋。
雖然在本次發布會上,蘋果并沒有發布和移動相關的信息,但從工信部電信設備認證中心網站獲悉,已經有四款支持TD-LTE標準的蘋果手機獲得入網許可。獲得入網許可的四款設備型號分別為A1516、A1518、A1529、A12530,支持TD-LTE/TD-SCDMA/WCDMA/GSM制式,以及支持TD-LTE/TD-SCDMA/GSM制式。盡管網站沒有注明產品名稱,但可以判斷這四款手機是分別支持兩種制式的iPhone 5S和iPhone 5C。而目前中國聯通和電信的機型則已投產完畢,中國聯通最新確認,即日起將在線上線下開通預訂,20日全面發售iPhone全系新產品。
此外,有電商人士表示,自己曾受蘋果中國電商負責人委托,發起一個蘋果公司如何在中國做B2B電商的討論。“蘋果B2C目前官網做得不錯,想探討的是B2B,針對企業購買的方向,如一個公司更新換代電腦,PC桌面電腦轉移到手持移動終端,禮品采購等方面的需求(大宗/持續采購),從線下走回線上。”
可以看到,除了消費市場,蘋果未來將會更加注重企業市場的份額。有分析師稱,在iPhone 5S上,蘋果引入了指紋識別裝置,實際上,對于普通消費用戶而言,這并不是一個重大的功能改進,但對于一款商用手機,這將會讓手機獲得更好的安全保護,雙因素的身份認證也讓企業IT對于iPhone 5S在數據安全上的信心大大增強,同時,這款產品也將更加合規,為進入企業環境鋪平了道路。
蘋果iPhone5S |
蘋果手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