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萬!”終于有一個記者大著膽子吆喝了一聲,甚至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地欠了欠身,因為對于一款手機攝像頭的像素來說,這聽起來是個荒唐的數字,但這顯然還沒有猜中諾基亞CEO埃洛普的謎底。他笑了笑:“4100萬。”話音緩緩地從他嘴中吐出,全場的人頓時都驚呆了。
這太酷了!消息隨即傳遍了整個展館,記者紛擁而至,都希望在第一時間了解這個瘋狂的玩意兒,而本應該是主角的Lumia 900被尷尬地晾在一邊。
可到了下午,輿論就冷靜下來了,業內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4100萬像素?”
這其實是個很尷尬的問題,但在2012年的MWC(移動世界大會)上,類似的疑問還有很多。一項偉大技術元素的誕生的確讓人瘋狂,但不可否認,硬件的發展速度看起來似乎與整個產業鏈脫節了。
一個簡單的對比,在2011年,MWC的關鍵詞還是雙核和800萬像素攝像頭,而到了今年,四核不再是個新鮮話題,4100萬像素甚至比去年峰值的4倍還多。可惜我們還在用著的通信網絡卻并不好,甚至3G都不足夠普及,躺在我們手機屏幕上的應用,也依然是那些老面孔。
這就是現實。過去的20年,我們經歷了一個以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時代,以此衍生出來的產業鏈都不自覺地圍繞著“Wintel聯盟”鋪散開來。速度和穩定性是評價體系中最重要的兩個維度,而幾乎所有的商業模式看起來都那么單調,即便是創造了無數神話的互聯網。現在則大不同了,我們談論的是內容、服務,以及所謂的用戶體驗。因此,聰明的廠商從來都不是技術的創造者,但絕對是最理解其內涵的。
這似乎很虛,畢竟體驗這個東西不像技術參數,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但有一點不可否認,技術總歸是忠于生活的,任何的脫節都會顯得不合時宜。
以四核為例。華為、中興、HTC、LG等都在本屆MWC上推出了四核產品,除了華為是使用本家研發的海思K3V2芯片外,其他幾家都在用英偉達的 Tegra 3。這看起來很美,因為在多任務處理上,用戶將獲得幾倍于單核手機的速度,但反過來,你還需要同時為此付出更大的能耗。
“除非要放在口袋里當作取暖之用,否則根本不需要四核手機。”埃洛普就曾經這樣嘲諷四核的費電問題。微軟Windows Phone部門的一位主管也表示,他們與諾基亞合作推出的手機甚至不用雙核就能夠順暢地運行程序,這種四核處理器競賽是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剛剛完成獨立運營的索尼移動也堅決地對四核說“No”。索尼移動產品營銷經理Stephen Sneeden這樣說道。:“目前的應用程序還用不到四核處理器,而電池壽命則撐不住如此高的消耗。索尼要到技術成熟后才會考慮推出四核智能手機。”
這是不是很沒有說服力?畢竟反對者多是移動互聯時代的失意者。那不如先看看ARM公司推出的Cortex-A15架構,這才應當是一個技術演進正常的路徑。
這是目前眾廠商翹首企盼的芯片架構。它的思路很簡單,在保證運行性能的基礎上,功耗、散熱和成本預算上有極強的伸縮性,而它最初的模樣是雙核。這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節奏,只不過是雙核才出現一年便“壽終正寢”了,還有多大的空間去提升也許并不清楚。最關鍵的是,基于雙核的核心應用甚至到現在都還沒有出現,就被直接跳過了。
一部分IT廠商依然在用“PC時代”的邏輯去推理當下的這個市場,但其實可以看看蘋果和亞馬遜,這兩家公司的高明之處就是在硬件和內容之間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平衡點。蘋果產品的硬件性能早就不如三星這些廠商,更別提亞馬遜的Kindle Fire,但它們真正做到了與產業鏈的融入。蘋果看起來是一家IT廠商,但實際上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平臺和服務提供商。
于是,IT廠商究竟如何定義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位置,甚至決定了整條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因為各種終端是所有內容服務的出口,而且也只有處于產業鏈中游的它們,才有機會同時接觸消費者和上游廠商。IT廠商就像一個“買手”一樣,把很多技術元素組合起來,功底好的可以輕易地討好消費者,反之則有可能像四核手機那樣,犧牲了最本質的待機時間。
其實那些先知先覺的廠商已經開始改變,比如HTC,雖然也配置了四核,但其CEO周永明在發布會上一句沒提,他說得更多的是HTC對生活方式的理解:“人們總是希望用相片來記錄當下,但想象不到一個僅次于電話的功能(指照相功能),卻沒有廠商真正去把它做好。”在他的演示中,一堆年輕人在互相拍照,然后分享給朋友。即使是諸如攝像狀態中還可以拍照這樣的技術創新,HTC也把它融入到了一場家庭聚會中展示。
而在隔天的諾基亞發布會上,4100萬像素攝像頭的呈現方式依然是一系列照片效果對比。“這一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智能手機一定是要和生活有所聯系的,現在的結合只是冰山一角,我希望我的企業能幫助人們減少生活中的缺憾,”HTC董事長王雪紅告訴記者,“我們不是在賣手機,而是在賣生活。”
因此,令她贊賞有加,是三星對Note的詮釋方式:它邀請了一批畫家,用Note給觀展者畫像,然后打印出來送給他們,“同樣有筆,Flyer的推廣方式就很生硬”。
在MWC上,越來越多的廠商把展示區劃分為“辦公”、“游戲”、“社交”等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區域,而不是硬生生的“電腦區”和“手機區”。這是一個意識上的細微改變,但和本屆大會的口號“重新定義通信”相比,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