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操作系統市場上,安卓可謂風頭正勁,它的出現曾一掃Symbian時代的黑暗,并且對蘋果iOS步步緊逼。而另一個舞臺上,獨特而全新的Windows Phone羽翼漸豐。但這兩個并不完全封閉的手機生態系統,卻擁有著迥異的風格,以及先天基因上的不同。
模糊的開源秩序與可循環的統一授權
安卓公司在2003年10月由Andy Rubin等人聯合創立。出于對移動市場的覬覦,谷歌在2005年8月收購了安卓公司,而Andy Rubin也由此加入谷歌,主導安卓研發。自其發布之日起,安卓就是一個開源操作系統。谷歌單靠Linux內核而并未使用傳統Linux的任何其他代碼就構建了一個可移植的強大手機平臺,甚至一度成為Linux開源社區的一部分。Linux內核維護者Greg Kroah-Hartman就曾對安卓贊賞有加:“它創造了一個免費的Java虛擬機和統一的應用軟件層,使程序可以在所有集成它的手機平臺上運行。”這之后,雖然谷歌與Linux內核社區發生齟齬,安卓的代碼最終被Linux內核社區剔除,但至今該系統仍由Linux內核構建。
正因為安卓的開源性質,各個硬件廠商得以在自家的安卓手機上進行系統定制與界面個性化,這就取消了安卓手機上統一用戶體驗的可能,給安卓的推廣造成很多困擾。今年三月,《商業周刊》就曾報道過谷歌捂住Honeycomb代碼暫緩開源的事件。當時硝煙四起,甚至一度出現安卓 3.0不再開源的傳聞。雖然之后Andy Rubin曾解釋說,暫緩開源是為了能夠進一步優化其代碼以發布到手機上,但就安卓 3.0手機版一事看來,事實也許并非如此。另一方面,谷歌應用是閉源的,硬件供應商要想在自己定制的系統里加入谷歌應用,需要與谷歌簽訂協議。
微軟開發Windows Phone可以算是沒有歷史的包袱,輕裝上陣,完全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重新設計了一套全新的系統。而也正是為了謀求用戶體驗的統一和滿意,Windows Phone還是明智地選擇了閉源的模式。負責Windows Phone的微軟副總裁兼Windows Phone項目管理總監Joe Belfiore就曾在2011諾基亞世界大會上說過:“當用戶拿到我們的產品時,感覺就像是由同一家公司設計的。”
軟件授權的定制研發思路,是Windows Phone的發展基礎,不僅僅是統一用戶體驗的微軟內置應用,更關鍵在于軟件授權的模式,為所有參與到Windows Phone生態的硬件制造商,初期設定了一套生態門檻,至少不會像安卓手機那樣,出現如此之多的不兼容問題。安卓生態最基礎的特色在于嫁接多種谷歌原生應用,如Gmail、Youtube、谷歌地圖和谷歌搜索等(這些應用曾經在應用匱乏的年代伴隨安卓這一系統的成長,如Youtube和Picasa應用就伴隨著安卓 1.5這個最早公開發行的版本而出現)。事實上,谷歌在安卓上提供的是一個跟互聯網一樣完全開放的體驗,這些嫁接應用是這一體驗的基石。但是,這些嫁接應用都不像今日其他的各種成熟的移動應用——它們最早出現在用戶桌面上,然后,待這些應用成熟,谷歌再把它們一個接著一個導入到移動平臺。而Windows Phone顯然不是這樣,從它出生起,就已經集成了微軟過去眾多的優秀產品,用戶首先得到的是一整套高水準的基本服務,然后通過各種應用(開發者、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的內置),他們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個性化體驗。
快周期下的疲勞與Windows Phone的自我步點
安卓始終代表一種互聯網公司的文化,這一點可以從安卓歷次的重要版本更新中看出:平均5個月一次重大升級意味著該系統能夠保持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前沿,而每月一次的較小版本更新則可以消除因為硬件差異導致的種種bug。然而,這種由谷歌單方面主導的變革方式并不利于用戶體驗:大更新的節奏過快使得用戶得到的手機操作系統只有很短的生命周期,而小更新帶來的頻繁刷機要消耗用戶的大量時間。
今年4月4日谷歌兩位創始人之一的Larry Page回到CEO大位之后,我們看到的是安卓與谷歌既有網絡服務的進一步整合——已經合并了Picasa的谷歌+的發布,Youtube應用的改版更新,以及近期谷歌音樂的正式發布,還有Checkout與Wallet的整合。你完全可以相信,對于谷歌公司來說,未來的每一只安卓手機都將是谷歌 Ads的廣告展示板。
反觀Windows Phone上市起的一年來,微軟帶來的是穩定而不頻繁的系統更新,包括帶來巨大革新的Mango。在這一系統上,我們看到微軟過去的多個產品在這里匯聚,卻另有新意。Live Messenger與Facebook Chat一并集成進People Hub;Office Hub特別提供了OneNote,并且有SkyDrive提供云空間,讓用戶即使遠離桌面平臺,也可以便捷處理公務;Xbox Live出現在Windows Phone中,帶來手機游戲與電視游戲交互的各種可能;Zune及其音樂流服務Zune Pass,給用戶提供移動的音樂體驗——通訊、辦公、游戲、音樂,用戶在這個平臺上終于可以輕易平衡各個方面的時間,不讓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手機所操縱。
應用安全市場懸疑和可復制的節奏
安卓提供了SDK及谷歌旗下各種互聯網產品的API,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強大工具構建應用正是安卓開發的魅力所在。安卓 Market可以由第三方組建,是一個純粹的開放性生態。但是這種模式也帶來了其商業模式的上問題,由于谷歌并不控制在其他應用市場上上架的應用,惡意軟件和流氓軟件也混雜其間,給用戶造成很大困擾。根據移動應用統計公司research2guidance的數據(下圖),就在今年九月安卓 Market應用突破50萬大關時,其應用下架率已經高達37%。
安卓應用的開發者與iOS應用開發者相比,較難取得回報。這也是目前安卓市場現狀之困局。而Windows Phone的應用受到微軟的嚴格控制,而在應用數上,Windows Phone則一直平穩增長。
注:上圖的尖峰是MIX11大會后,Windows Phone開發群體的增長高峰
2011年8月以前,盡管Windows Phone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只有2%,然而通訊軟件Kik公司卻發現在Windows Phone應用發布之后,安卓和iOS平臺的用戶增長達到22%。Kik的工程師們進而發現,平均1個Windows Phone用戶將為Kik帶來0.9個安卓用戶和0.6個iOS用戶,這樣每個Windows Phone用戶事實上為Kik這個通訊服務帶來了2.5個用戶。對此,Kik CEO Ted Livingston則直接表示:“Windows Phone用戶可能是整體中的一小部分,但帶來了他們在其他移動平臺上所有的朋友,創造了Kik流量上的一個巨大和意外的尖峰。”
而微軟一直對Windows Phone應用采取嚴格的上線審核方式,因此其應用具有較高質量和安全性。我們知道,作為一家全球最優秀的桌面操作系統供應商,微軟已經在桌面Windows上建立了一個良好生態。正因為Windows Phone保證了其應用的質量和安全性,其移動應用市場的商城(Marketplace)未來也將成為一個可以商業化的良性生態。